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Ñ®vªº¸g¨å·d¯º»y¥y

老師的經典搞笑語句
 
01. 上高中語文老師講詩詞,講到:"停車坐愛楓林晚",老師說,"這個坐愛啊",全體木然,哄堂大笑……
 
02. 男同學站在我左邊,女同學站在我右邊,其他人原地不動...結果就他沒動。
 
03. 小學裡每次要考試的時候,班主任總喜歡說:"真替你們著急啊,我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監!"明明是個老太太,怎麼喜歡說自己是太監呢?
 
04. 有一天外面下大雨,老師滿臉雨水的走進教室,在講桌前不知道找著什麼東西,找了一會就問前排的同學:"我擦紙的臉呢?"
 
05. 線段a是線段b的一半,那線段b是線段a的多少呢? (全班皆靜,候高論,半晌後)線段b就是線段a的兩半。(暈)
 
06. 初中,某數學老師講方程式變換,在講台上袖子一挽大聲喝道:同學們注意!我要變形了!……
 
07. 大學"軍事理論"在一大教室上,所以老師得別一個小麥克風。一回上到一半,老師停了下來說,"我馬上回來"。然後就听到一陣腳步聲,一下拉門聲,一聲"呲~~",然後就是一陣水柱濺地聲,然後又是一聲"呲~~",一下拉門聲,一陣腳步聲。當他回到教室,開口說"我們繼續"的時候,教室裡一百多號人終於忍不住都笑了起來。大笑、捧腹的那種。
 
08. 一同學在下面鬧,我們老師說:"你給我站到黑板上面去!!" 高難度啊。
 
09. 我初中老師講題目喜歡用投身其中……"我的底面半徑是20CM,我的高是50CM,那麼我……"下面有人說"是飯桶……"全班爆笑……
 
10. 老師說某某真聰明,七竅通了六竅,那人正得意時補上一句,一竅不通~!
 
11. 初中英語老師是個禿子,一天上課,他問一個同學:"what day is today?'(我的頭是禿頭?)同學想了一下,回答:"Yes."
 
12. 高三數學摸底一男生問:老師,畫圖沒有鉛筆,是藉一支還是用鋼筆?老師(老年婦女)答:隨你的大小便吧。
 
13. 高中的代數老師:"說話不許出聲音。"
 
14. 語文老師講"停車...(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大家知道詩人停車幹什麼啊?"
 
15. 高中一化學老師兼教導主任做題時故意做錯,然後讓某同學找出其中的錯誤。該同學艱難的答出之後,老師讚許而很嚴肅地說:"很好,你看出了老師的破*(綻)。"眾皆木然,下課後,老師剛走出去,全班哄堂大笑。
 
16. 某日,我們高中數學老師跟我們講函數週期表時,講到"週期"二字時激動地走下講台,對著全班同學說:"你們還不了解週期啊,真的是豬都比你們聰明些。"然後他指著第一排的一個女生說:"你知道什麼是周期嗎?你跟他們解釋一下。"全班均暈倒。
 
17. 我們初中時候規定升國旗時候要穿校服,結果總有一些人沒有穿校服或者是單只穿褲子或者是衣服。然後每次升旗之前校長都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在那裡說:"有的同學不穿衣服,有的同學不穿褲子,有的就乾脆衣服褲子都不穿"
 
18. 語文老師教赤壁的課文,說起曹兵在華容道互相踐踏,感慨道:人流是可怕的……
 
19. 某天上數學偶看到偶們數學老師牙上有片綠葉子(老師中午估計是吃韭菜餡的餃子了)過了一會發現葉子沒了………下課的時候發現在我們班某女生的脖子上……
 
20. 初中語文課的女老師剛從師大畢業,什麼都好,就是喜歡突擊式地抽同學上黑板默寫名詞解釋。方法是,老師口述某個詞,同學默寫,並加解釋。記得有一次,抽到一個不愛聽講的男生。老師一遍一遍地重複念"間或",那男生抓著頭皮在黑板前熬了好幾分鐘,突然刷刷刷地寫下:賤貨:下流呸,不是好東西。全班暴笑,女老師氣得面紅耳赤,一句話都講不出。
 
21. 高中時,有一次,語文老師大概廁所回來拉鍊忘拉了,上課,教室裡有點亂,老師又偏愛挺胸,見沒人理他,肚子一挺,指著自己,"同學們,請看這兒,大家看著我,看這裡!"。下面一片嘩然~~~~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Car Air-conditioning¡I¨T¨®ªºªÅ½Õ - ¥²Åª¡I

Car Air-conditioning - MUST READ!!
汽車的空調-必讀!

No wonder more folks are dying from cancer than ever before. We wonder where this stuff comes from but here is an example that explains a lot of the cancer causing incidents. Hmmm. Many people are in their cars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and the last thing at night, 7 days a week. As I read this, it makes me feel guilty and ill. Please pass this on to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Guess its not too late to make some changes.
怪不得比起從前,有越來越多鄉親死於癌症,在我們都還不清楚癌症是從哪兒來之際,有個實例顯示出許多癌症都是意外發生的。嗯,許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待在汽車裡,一周7天。當我讀到這個,感到又難過又愧疚。請盡可能地把這訊息傳給大家,希望還來得及做些改變。

Please do NOT turn on A/C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car
.  Open the windows after you enter your car and turn ON the AC after a couple of minutes.
進入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才打開空調。

Here's why
:
以下是原因: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the car dashboard, sofa, air freshener emit Benzene, a Cancer causing toxin
(carcinogen - take time to observe the smell of heated plastic in your car).

根據研究,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產生毒素而致癌。
(致癌物質——花一點時間去觀察你的車里的塑膠製品高溫時產生的氣味。)

In addition to causing cancer, Benzene poisons your bones, causes anemia and reduces white blood cells.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cause Leukemia,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ancer.
Can also cause miscarriage.

除了致癌之外,""還會侵蝕我們的骨骼,造成貧血和降低白血球數量。長期曝露其中會導致白血病,大大增加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導致流產。

Acceptable Benzene level indoors is 50m g per sq.ft. A car parked indoors with windows closed will contain 400-800 mg of Benzene.

""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為50毫克。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

If parked outdoors under the sun at a temperature above 60 degrees F, the Benzene level goes up to 2000-4000 mg, 40 times the acceptable level.

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 60 ( 15.5 )""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People who get into the car, keeping windows closed will inevitably inhale, in quick succession, excessive amounts of the toxin.

人們只要進入車內而又車窗緊閉,將會無法避免快速連續地吸入過量的毒素。

Benzene is a toxin that affects your kidney and liver.. What's worse,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your body to expel this toxic stuff.

"
"是那種會影響你的腎臟和肝臟的毒素,更糟糕的是,你的身體想把這種有毒物質排擠出去是極度困難的。

So friends, please open the windows and door of your car - give time for interior to air out -dispel the deadly stuff - before you enter.

所以朋友們,進入汽車之前,請把你車子的門窗打開,給點時間讓車內的空氣--致命的東西排出。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Ó¸êªk¤TŪ³q¹L¡G·s»D³ø¾É¡B­Ó¤Hºô¸ô¨Ï¥Î²×¸Ñ®M

個資法三讀通過:
新聞報導、個人網路使用終解套
 

新版個資法擴大適用規範對家至一般個人,同時認定新聞媒體基於公共利益的新聞報導,以及個人基於社交、家庭生活目的使用網路服務屬合理個資使用範圍。


立法院三讀通過個資法,擴大個人資料保護範圍至所有公民營機關、個人、團體,先前引發違法爭議的新聞報導、網路使用行為等規範,也以合理蒐集、使用為其解套。
法務部訂定的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為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條正草案,將個人資料保護範圍涵蓋至電腦與人工紙本資料,規範的對象也從公、民營單位擴大至一般個人、團體,規範個人資料蒐集、處理的原則與限制。
新法規範直接或間接蒐集、使用個人資料前,需善盡告知當事人的義務,並取得其同意,一旦發現資料外洩,蒐集、處理資料者需通知當事人,並防止損害擴大。另外,利用蒐集的個資行銷,也需提供當事人拒絕的方式。

由於新法擴大適用公民營機關、個人,引發外界限制新聞媒體報導自由,以及個人使用網路部落格、社交服務張貼他人合照容易觸法的爭議。為解決此問題,個資法修正規範,對於新聞媒體報導、個人網路使用行為定訂合理的使用原則。

依其規定,大眾傳媒基於公益目的的新聞報導可不需事先向當事人徵求同意,非公務機務也能依公共利益或一般可得來源,蒐集、處理個人資料。至於民眾使用網路,若是基於社交活動與家庭生活目的可免除適用個資法規定,在公開場所或活動中蒐集的資料,基於方便性與共同使用的合法目的,也不受個資法限制。
對於網路上盛行的人肉搜尋,個資法也明定,若基於社交活動與家庭生活目的得免除適用,否則需依法規範蒐集、利用;如屬公共利益或一般可取得來源,則屬於合法蒐集、處理範圍。

當發生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權益時,民事求償最高可到2億元;被害人不易或無法證明損害利益時,可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求償5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金額。對於謀利的違法行為,刑事責任則可求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罰金,並改為非告訴乃論;同時,新法也增加了團體訴訟機制方便當事人救濟。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sª©­Ó¸êªk¥[­«¥ø·~­Ó¸ê»`¶°¡B±±ºÞ³d¥ô

新版個資法加重企業個資蒐集、控管責任
 
新法明定個資蒐集不論直接或間接都要盡到告知的義務,且需取得當事人書面同意。另外也對個資使用定出詳細規範,比舊法標準更為嚴格。

個人資料保護法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新法實施後,資策會科法中心認為,由於詳盡規範個人資料蒐集與處理程序,預計將加重企業相關責任。

新版個資法與現行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最大差異,在於將法律規範的對象從原來醫療、電信、大眾傳播、金融等8大行業擴大至所有公民營機關,將過去不適用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行業,例如網路零售業,以及一般個人、團體,全都納入規範,擴大了個資法影響範圍。

新法對於個人資料相對舊法有更詳盡與明確的規範,對經常存有上千上萬筆用戶資料的企業而言,影響程度更甚於一般個人、團體,勢必得及早因應調整個資蒐集、處理、保護。

資策會科法中心二組組長邱映曦表示,新版個資法規定蒐集個人資料時,不論是直接或間接蒐集都要盡到告知的義務,需詳細告知蒐集人都是誰,以及其目的,與用途等等,並取得當事人書面同意。相較之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僅規定直接蒐集資料才需告知,且未明定告知內容及取得同意,新法對個資蒐集、處理規定趨向更嚴格的做法,企業勢必得因應調整內部資料控管流程、處理機制。

新法對個資使用也有嚴格規定,同一筆資料若要用於當初蒐集目的以外的其他用途也需要告知當事人。邱映曦表示,這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做法,但企業集團內不同子公司未來基於不同目的使用資料,就得再次告知當事人,為避免麻煩,應在一開始蒐集資料時就明確告知未來可能的用途。

不只詳細規範新資料取得方式,新版個資法也對新法實施之前便蒐集到的資料定下規定,要求蒐集者需在新法實施一年內告知當事人,否則不能再使用,迫使企業必需重新檢視已取得的資料,避免資料無法使用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則是新法實施後,舉證的義務落在企業身上。邱映曦表示,舊法時代許多行業未被列入規範,因此當發生個資外洩時,依民法規定控告企業外洩的消費者需要自己舉證證明該公司洩露資料,消費者舉證常有困難,但新法要求企業必需舉證說明並非自己過失,因此需做好內部資料控管、保護採取嚴格管理,才能事先避免或事後提出有利證據保護自己。

在處罰部份,新法也加入民法、刑法、行政罰等不同裁罰方式,依不同規定增加法律處罰的效力。另外,還增加了最少20人以上的團體訴訟機制,讓被個資外洩的消費者可以進行團體訴訟、求償。個人每筆資料求償金額為500元至2萬元不等,團體求償金額上限則從舊法2千萬上推至最高2億元。

不過,新版個資法雖然已三讀通過,但需等待行政院公告實施時間,因此在新法實施前,企業有一段緩衝期可因應新法調整內部資料蒐集、控管,避免新法為營運帶來的法律風險。